2012年3月14日 星期三

效率市場的實證

怎麼樣去測試市場效率是哪一種程度?而又有那些實際例子可供參考,小梅子綜和書上和網路上的資料,針對三種程度列舉各檢定的方法和參考實例。

1、弱式效率市場
(1)檢定方法主要是檢驗報酬率的可預測性
A. 隨機性(Random Walk):一旦資訊是隨機發生,則價格的變化也將具有隨機的特性,使投資者無法利用過去的資訊來獲取超額的報酬。
這個檢定為序列相關檢定(serial correlation),用來衡量股票報酬在前後期的相關程度,若為隨機性,則相關係數必為零。
[實證]: 多數實證結果是股票的序列相關係數並不為零,因此駁斥了弱式效率市場。

B.濾嘴法則(Filter Rule):濾嘴法則是一種判斷買賣時機的策略。當證券價格由跌反升時,若上漲的比例超過某一預定值(濾嘴)則買進;反之,當證券價格由升轉降時,若下跌的比例超過預定值則賣出。
這個法則則是利用序列相關所定出的交易規則來套利。檢定這個交易規則能打敗買進並持有交易規則(buy-and-hold),則駁斥了弱式效率市場。
[實證]: 在某些設定區間,扣除交易成本前,這個規則能打敗買進並持有交易規則, 但扣除交易成本後,其實兩者報酬差不多,表示這個交易規則無效;因此沒有反駁弱式效率市場。

(2)可預測的股價:(駁斥弱式效率市場)
A. 週效應(day-of the week effect)
星期一的報酬比較低,原因可能來自於公司會等到星期五才宣佈壞消息,或者單純 股市關市效應。
B. 年效應(year-end effect)
元月份之投資報酬大於一年中其他月份,可能原因來自於稅的考量。

2、半強式效率市場:
(1)檢定方法主要是檢驗股票價格能否反映所有公開資訊,針對特定事件蒐集此事件前後的股 價或報酬率的變化。這邊的事件有很多種,下列舉出書上常見的部分。
A. 股票初次上市(IPOs)
如果市場是有效率的,所有的資訊將反映在股價上,所以新上市股票的價格也應該會完全反應相關的訊息,而將價格調整至合理的價位。因此,股票上市初期的報酬率與當時的股價指數報酬率不應有太大的差別。如果有,則表示市場不具效率性。
[實證]多數的研究指出股價在初期有超額的報酬,之後就會回到合理或長期報酬變得更差。而有些研究指出初發行的股價過低可歸咎於:
(a) 承銷商的利潤:使銷售順利而將價格壓低
(b) 資訊不對稱:投資人高估了新上市股票的價值

B. 股票分割(Stock splits)
使在外流通的股數增加,但股本總額不變,整體公司的價值並不會因為股要分割而有所增減,因此在效率市場裡不應有超額的利潤。
[實證]股票通常在分割前上漲,有些認定股票分割包含了其他訊息,如股利增加,因此駁斥了效率假說。但若將各因素單獨來看,股票分割本身並不會影響股價的變動。

C. 盈餘驚訝(Unexpected changed on earning and dividends)
若財報的數字如大家的預期,那麼股價應會在宣告日前完全反映。若與預期有差,則應該在宣告日立即修正。
[實證]雖然價格的調整方向符合效率市場,但在修正的期間仍有超額的利潤,因此駁斥了效率假說。

D. 鉅額交易(Block Trades)
在效率市場裡,交易數量應該對股價沒有影響。因此只要有人能從中獲利,則駁斥了效率市場。
[實證]有兩種變化可能出現:
(a)價格永遠升高或降低,那麼代表鉅額交易有新的訊息出現
(b)價格只能短暫地波動,那麼這代表波動的價格反應了流動貼水(liquidity premium)
(很悲哀的,台灣市場常常被外資當做提款機,由此證明台灣絕不是半強式效率市場)

E. 買回庫藏股(self-tenders and share repurchase)
當公司買回自己的股票時,通常對股價有正面的影響,可能原因包括庫藏股的實施可使股權集中、增加每股盈餘與隱含股價被低估的訊息。若投資人可藉由股票購回的宣告獲取超額報酬,則半強式效率市場假說不成立。

(2)實例:
A. 價值線投資者調查報告 (Value Line Investor Survey) 一家美國的投資刊物出版公司, 每週透過一些複雜的準則將證券分成15等五種等級,等級1為最高,代表未來期望的股價最有成長性。Black教授於1971年的研究與CopelandMayers教授在1982年的研 究均顯示按照價值線公司所評定的證券等級來投資,可以獲得顯著的超額報酬。由於價值線公司所提供的資訊為一公開的資訊,投資人可藉由買賣等級高的股票來獲得利潤, 故上述的發現不符合半強式效率市場假說。(2008後我很好奇,這是否還有效?)

B.共同基金
該基金成立的原由,就是想使用他們的專業去獲得超額的報酬,這原由和半強式效率市 場是相反的。
然而很多研究顯現出他們在扣除成本後,仍無法打敗"買進並持有"策略。因此操作後的結果並不能反駁半強式效率市場。

C.時間交易策略(timing strategies)
當遠期指數所隱含的波動率(implied volatility)非預期地增加時,買進大型股的期貨,並賣掉小型股的期貨。在市場波動高時,這個投資策略有超額的利潤,進而駁斥了半強式效率市場。

3、強式效率市場:
主要檢定那些可獲得內線消息的人是否有超額的利潤,若有,則不符合強式效率市場假說。
(1)公司內部人士:政府機關所設立內線交易法就是要避免有這樣的暴利。
(2)基金經理人:要注意基金經理人的素質是有差別,因此用這個檢定並不一定能判定市場是否具有效率性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